最近读了《跨能制胜》这本书~它打破了我一直以来的烦恼!
所以也打算把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我的感想分享给大家!
从小到大我没有特别喜欢的领域,唯一的一技之长大概就是我大学时的专业–日语吧!
因为学生时期很喜欢日本动漫,为了来日本留学在学习日语上下了很多功夫。
但是随着对动漫的热情的减少,自己也开始迷失了努力的方向,基本上什么领域的东西都只是浅尝辄止。
硕士时期专攻的语言学也好,奖学生时期的粒子物理学也好,现在工作用到的系统开发技术也好,都没有一项是真的有动力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当然除了上面说的那些以外,做网站,电子绘图,创作视频等我都尝试过,但还是没有一个是真正喜欢的。
所以我一直以来都很烦恼为什么我做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到底该怎么办。。
但《跨能制胜》给了我一个崭新的角度,鼓励我三分钟热度并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尝试不同的东西!~
那么这本书都说了些什么呢?下面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1.导入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经常从家长或是师长口中听到“要尽快培养一技之长”,“要专精一项领域,不能半途而废”之类的“道理”。
而这也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主流思考;孩子还是幼儿园的时候就把他们送去各种学前班,或是早早就帮他们决定专业比较好。。。深怕晚了就落于人后。
大多数的人在选择了专业或投入了职场后,即便发现了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也会因害怕前面的积累半途而废所以无奈的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但《跨能制胜》告诉了我早早决定专业并不一定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反而平时多方涉略的人在创新以及个人职涯上能获得更大的突破与满足感。
本书举出了大量的实例,来证明了以下观点:
1.不少顶尖人物靠多方涉猎成功,因此懂得结合各种知识才能掌握机会。
2.磨练多少年的本事最容易被机器取代,因此如果不想不被机器取代,就要懂得触类旁通。
3.了解自己,比了解专业知识更重要,探索才是教育的核心益处。
4.恒毅力量表,无法预测成功与否,为了坚持而坚持反而会成为阻碍。
6.绕路,有助于找到自己的路:只追求高效率,突破的机会只会微乎其微。
以下也是来自各界对于本书的评语:
“我们已经相信单一成功之道太久了,认为要尽早起步,追求专精,着重效率。然而在这本石破天惊的大作里,爱博斯坦指出大多数领域的成功之道其实截然不同,反而是广泛涉猎,四处经历,多绕远路,多方尝试。这本书至关重要,无比切实,无论主管/家长/教练或想提升表现的人都应该好好一读。“
——丹尼尔・品克 《動機・單純的力量》、《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作者
“这本书让你重新思考学习/思维与生命的本质,并反思对选修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玛丽亚・科妮可娃,心理學家,《福爾摩斯思考術》作者
“归功这本杰作,爱博斯坦跻身当代顶尖科普作家之列。这本书视野广阔,观点独到,令人叹为观止。我把书中所学几乎应用到生活的各方各面。“
——塞巴斯提安・鍾格,知名记者,《超完美风暴》作者
是的,如果你对于现在培养的专业感到迷茫,还尚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职;或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无法取得突破的话,
这本书也许可以给你带来新的刺激哦!
那么,接下来就简单分享一下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吧。
2.启发
2.1思考与消化比追求效率更重要
不论是报考大学选择志愿时,还是找工作时大多数人比起思考自己适合什么,更喜欢去选择那些大多数人认为不会错的职业。
例如说,公务员(因为安定),金融保险(钱赚得多/貌似精英多),科技业(符合时代需求),医生(钱赚得多)。。。。
因为选择这些职业你很容易就能找到理由来说服自己这个选择是对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做),这样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思考与寻找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了。
然而这只是一开始做决定的时候比较轻松,很多人虽然最终步入了所谓“不会错的选择”,但工作几年后却发现这样的方向一点都不适合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不了任何突破。
因此,“思考与消化”的目的在于,选择一个自己打从心里能接受/认可的道路。
本书也举了一些类似这样的例子,他调查并发现到,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在不断的转换跑道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天职。
他们从不会环顾四周,然后说“噢!这些人都比我早也比我年轻就踏入这行,这样我会赶不上别人”。
他们真正在乎的重点是“这是我当下想要从事的工作;这是我的动力来源;我在这里发现自己享受的事;这是我想要学习的;这里有机会前途。以上哪个才是最符合当下的条件?也许一年后的今天,我会找到更好的事业,然后转换跑道。”
但我也不是完全否定”放弃自我搜寻的曲折道路,采取赢在起跑点“的做法,毕竟这样的做法能够保证稳定的收入与安定的生活。
究竟哪一个做法才是对的?就取决于你对于成功与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2.2成功与幸福的定义
学校与社会教给我们的,对于成功与幸福的定义大部分是这样:考上好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养老。
因为这是保证一个国家稳定运营的最简单的方式。
但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校的教育方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大企业或公务员的工作,更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结婚生子。
历史上就有许多厉害的发明家与成功人士根本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甚至没有结婚生子,但他们也完成了对自己来说有真正意义的事情。
所以,你活得是否成功/是否幸福并不能取决于社会的标准。(虽然我知道要完全这样想很难,大部分的人还是会介意社会观感)
这一点我也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体会到的。
我刚开始进公司时总是会不自觉的在心里和同期比较,谁年末绩效最好,谁先拿到了资格证等等。
但老实说,就算别人没取得那些成果,他们就是不成功/不幸福吗?
说不定对他来说现在的工作只不过是为了领取固定的薪水保证安定而已,他私底下其实参加了很多副业/兴趣团体,在那里获得了属于他的成功与幸福。
因此,一开始就踏上社会给我们布好的道路看似衡量成功的标准很清晰,但却很难真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反而一辈子都在社会的眼光中患得患失。
本书也不断的举出大量的例子来强调,每个人都是从各种可能打造而成的个体。
在伦敦商学院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伊波拉教授就遇过许多转职案例,他们在人生中不断的尝试各种活动/社会团体/情景/工作事业,并不断的反思与调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事物。
这样的人虽然绕了许多远路,但往往最后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取得优异的成果,甚至过的更快乐。
因此,回到了本文的主题,三分钟热度真的是坏事吗?我认为其实不是,这反而是让挖掘自我的重要过程~
3.推荐给这样的你
你还在乖乖的走着家长/社会/学校/公司给你安排的道路吗?
你在自己所属的领域迟迟找不到新的突破吗?
你还没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幸福吗?
如果你有这些烦恼,又找不到适合的答案的话,我相信这本书一定非常的适合你。
2021给自己定的目标—每个月读两本书并且写读书笔记!第一个月的份终于完成啦!
以后还会在持续阅读各种不让同领域,或事人生启发有帮助的书~
希望我的感想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Kikajia最近终于开设了FB粉丝专页!!
点赞即可追踪最新帖文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