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久不见了,没想到离上一次更新竟然过了一年多。

其实这一年多我经历了超多计划外的事情,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最后终于克服过来并且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了!

这篇文章将和大家分享我从21年12月底~22年3月底转职时的经验与感想。

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哦!

1.背景

相信有关注此博客的朋友们都知道21年底我拿到了一家小新创的內定,

各方面都是我很喜欢的公司,而且离我將來想去的舞蹈教室非常近(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然而,由於种种原因我在22年二月的时候辞掉了他们的内定,再次重新开启了转职旅程。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家人反对,因为这家公司实在是太小了(不到20人),让他们很不放心,

所以我开始重新转职之后都是以メガベンチャー(500人以上的大型新创)为主要目标。

利用的也是比较大型的转职中介(RecruitAgent)。

接下来将以时间叙事的方式分享整个过程以及感想哦!

2.转职历程

2.1.在Wantedly上寻觅各种小新创(21年12月)

以前有一位一直很关注的日本Youtuber曾经大力推荐Wantedly这个APP,

这个App和一般的求人网站/中介公司不太一样,上面90%都是刚设立不久的新创公司。

因此对于想创业,但还不太敢自己一个人摸索,希望先从小人数公司开始练练手的人非常适合。

去年12月底,由于想挑战web系的新创公司,

我开始在Wantedly上寻找各种求人资讯。

当然我的目标很明显,地点必须在涉谷!!(因为我最想去的舞室就在那里,打算下班后直接去跳舞)

所以这样一筛选下来,真的发现寥寥无几😫。

虽然涉谷很多新创IT,但小人数的公司就是会有很大的风险,

毕竟刚创业的公司有90%的几率会破产。

所以仔细的调查每一家公司的背景和社员的评价等等之后,筛选下来只剩下3家我觉得说得过去😂。

面试过程中觉得他们的公司文化,发展发向,社长的性格以及工作方式都是我很喜欢的。

查了查他们役員的資料,过去也都有创业的经验,手里同时还握有几家集团子公司的经营权。

因此就打算去面试看看了。

2.2.拿到小新创的内定+待遇交涉(1月)

那家想进的公司大概经过了以下选考过程,12月底左右拿到内定。

一次面试(社长) -> 书类选考 -> 最终面试(社长+役員)

我那时面试的是Web工程师,主要是做网页的前端开发,

因为三年都做Sier,对开发流程已经很了解,在加上自己有建站经验,在技术和能力的考核上都蛮顺利的。

12月底的时候拿到内定通知,我还没有急着回答,中间去飞弹高山旅游了。

但其实那个旅游一点都不轻松,因为我犯了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ORZ

最终面试的时候,他们问了我希望多少薪资,

因为我事前调查的时候发现他们是月35起薪,我就说35了,好蠢呀😂

但他们后来跟我解释,他们公司是没有奖金的,除了交通费补助以外,什么都没有!!(也就是年俸制)

言外之意就是,我可以在加了奖金和想要的补助的基础上,在提出比35更高的薪酬。

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可以在把薪水谈高的机会,我这个傻子竟然回答说,

“毕竟还没有开始工作也没有实际成果,等有成果了再跟他们谈也可以”(呜呜呜)

主要是因为自己第一次谈薪水,不了解各种类型公司的待遇体系,不敢当下就谈的很具体。

而且根本没想到才第二次面试就开始谈薪水了!(那时候还不知道这已经是最终面试)

回家一算,一个月35,实在是比我前一个公司的薪水少太多了。

如果把前一个公司的奖金,住宅补助,各种福利津贴全加进去的话,至少月44才能持平。

所以…所以我那個飞弹高山之旅其实过的一点都不好玩,一直在想怎么重新谈薪资😫

旅行结束后回到家,收到书面的内定通知书以及労働条件通知書,

上面写着大大的月35看得我心在淌血,于是我下定决心再次写邮件去交涉薪资了!!

其中还请我男朋友反复改了几次日语的表达方式,希望可以月42(不敢一次就说44毕竟是自己说好了又改)

没想到他们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并且说如果以后想谈加薪但不好当面说的话,也可以随时用邮件的形式联络。

2.3.身元保证书是什么鬼!?(22年1月中~1月底)

顺利拿到内定,薪资交涉也满意后的我,整个1月后半都放松的吃喝玩😂

大概是在一月中的时候,新公司寄了一堆入社资料过来,通过视频跟我讲解入社手续。

大概的资料都有:

・内定承諾書

・労働条件通知書(交涉后的新薪资)

・身元保証書(类似于台湾的连带保证协议,如果员工犯了重大错误无法承担损失的话,就要由保证人来负责赔偿)

・反社会的勢力排除に関する誓約書

・秘密情報に関する誓約書

等等。。。。

其中觉得比较麻烦的是身元保证书,我本来打算找我男朋友当保证人。

然而他们却说一定要是家人,但我的家人都在台湾,就算发生什么了也很难来日本帮我处理。

我想说这个身元保证书应该只是形式,于是就拜托了我在台湾的亲姐姐,邮寄回去请他帮我签。

但我姐不愿意帮我签,他说现在哪有公司还在签这种威胁员工家人的协议。

而且上面也没有写清楚重大错误的定义,和具体要按照什么标准来赔偿。

听她这么一说,我就上日本的法务省查了一堆有关身元保证书的法律。

确实,从几年前开始,就规定了没写清楚赔款标准的身元保证书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因为怕企业胡乱压榨员工的亲友)

于是我就写邮件和社长说,他们的身元保证书不符合规范,我家人很不放心,不敢签。

社长很快就回信说,这些入社资料是请他们的专用律师准备的,他和律师确认后再答复我。

和律师确认后他们同意修改身元保证书,写清楚赔款标准和额度,但如果我家人还是不放心的话也可以不签。

出了这件事,我的家人已经对这家公司的印象非常差。。。

亲戚各个都来劝我别去小公司,正规的大公司才不会要员工签这种东西,万一哪一天这个公司破产了扣押你薪资怎么办等等等。。。。

其实,我真心觉得不至于这样,而且查了很多资料,发现日本很多中小型企业都会签这个,基本上都只是形式,

毕竟员工会犯错也是因为公司没教育好,最终发生了纠纷,在法庭上判的结果也很少让员工的家人赔偿。

但反过来想,如果是形式的话,为什么不早已废除这个制度呢,是为了吓唬员工和员工的家人吗?

如果希望员工好好做事不要犯错,不应该是加强公司挑选员工时的眼力,并且入社后好好教育才对吗?

即便是新创公司,我觉得这个制度也不应该存在,打从创业开始就应该准备好应对风险的备用金。

另外,如果找不到家人或朋友签这个协议的话,你就不收这个员工吗?这相当于是歧视那些在日本无亲无故的人。

不签也可以进公司的话,那这张纸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后来又寄了一封邮件问社长,使用身元保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结果他回答我,他完全是按照律师的指示,才采用了这个制度。

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回答让我很失望,会做出这种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协议,那他们请律师也真是两光。

社长居然也不带脑子的直接采用了,而且对这个制度背后的含义一点都没有去深入的思考。

我后来没有回信了。

2.4.狠心辞退小新创的内定(22年2月初)

其实在12月底的时候,我就已经和当时的公司提出了辞呈(只做到三月底)。

所以如果我辞去这个小新创的内定的话,相当于我不赶紧找新工作的话四月开始就要当无业游民了😭

虽然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我觉得既然发现了不对劲,就应该赶紧调整,不能让他继续发生。

妈妈也很支持我,说她把我寄给她的钱都有好好存着,不用担心他的生活。

让我好好找工作,一年都可以不用再给她寄钱了。

听到她这样说我真的好感动,但我才不可能一年都不给她寄钱。

我还没用尽全力去挑战过メガベンチャ(大型新创)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于是我辞去了小新创的内定,又重新开始了转职旅程⛽️

2.5.使用RecruitAgent再次转职(22年2月上旬~22年3月下旬)

2月上旬左右,我开始在RecruitAgent上寻觅各种求人票。

为什么会选RecruitAgent,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业界最大手的转职支援服务。

想要在RecruitAgent上面刊登求人广告,各个公司都是要花大量的资金的。

打个比方,如果RecruitAgent的中介成功介绍了人才到A公司,

那A公司就得支付那个人才的三分之一的年薪作为报酬给RecruitAgent。

三分之一是什么概念,普通转职后有300万年薪的人,介绍成功的话RecruitAgen也可以拿一百万。

那假如运气好遇到了人才,转职后有700万年薪,那RecruitAgent就可以拿两百多万了。

能花一百或是两百多万来挖角人才的公司,大部分都是营运稳定,有足够备用资金的公司。

因此,在这个平台上找工作,较少几率会遇到营运有问题的公司或是黑心企业。

当然除了RecruitAgent,像是DODA之类的有名气的转职网站都差不多是这样。

但缺点是,因为是大手的转职支援服务,因此每个中介几乎一次要负责几十个人,没办法很用心的专一为你服务。

简历的修改,面试的练习等等,不自己主动去联系中介的话他们几乎不会给你feedback(太忙了…)

扯远了,关于如何有效的使用转职支援服务,以后有机会再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2.6.都面试了哪些公司

第二次再战,我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

1.必须是在涉谷(我下班要去跳舞!!!!)

2.必须是メガベンチャ(这样家人才能放心!!!)

3.薪资不能低於月44(底线> <)

4.優先數據分析師或IT咨询,其次Web工程师,最差社内或運用保守SE

这样一筛选下来,我投了大概20几家吧。

其中正式进入面试的有下面7家。

2.6.1. OpenWork – Web工程师( 一面 -> 二面)

OpenWork原名Vokers,日本最大企业评价网站之一(企業クチコミサイト)。

相信在日本找工作或换工作过的朋友们一定都有用过他家的クチコミサイ来查企业的评分。

2007年成立,除了评价网站之外也通过他们收集到的庞大的资讯做数据分析,然后给企业提供经营咨询服务等。

但应聘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在找数据分析师,所以当作备选就先试试Web工程师了。

这家公司我败在了第二次面试(技术面试)。

第二次面试是两个现场社员,深挖你过去运用过什么技术解决过什么问题。

涉及到很多后端的知识,刚好是我最疼痛的内容,我觉得我回答的乱七八糟,好惭愧🤦‍♀️

虽然失败了,但我完全不遗憾,因为我觉得我不适合这个职位><

给我们面试的两个人,就是稳稳妥妥的理工木头男。

我问他们工作上时感到开心和有趣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他们的回答是写出漂亮的代码时;解决bug后看到用户有更好的反馈时,等等。

我觉得我就不是那种适合做纯技术活的,所以超难产生共鸣,一天到晚对着电脑修修改改代码对我来说很无聊,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和人交流。

虽然他们的业务很有意义(改善日本的转职市场),但这个工程师的职位几乎触碰不到业务面的内容。

因此我更明确了,不再考虑Web工程师,尽量往 咨询 或是 数据分析师(marketing) 的方向选。

2.6.2. Mixi – 保守運用SE(Casual面谈)

Mixi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在日本算是十年前的部落格巨头(类似无名小站,或是新浪博客的感觉)。

最近因为部落格的衰落,他们主要是往手游和APP的业务发展。

这家公司是Ricruit的CareerAdvisor推荐我的,但我不是太感兴趣,而且职种还是保守運用SE。

我不想在修BUG了呀😭

因此Casual面谈结束后,我就没打算继续面试了。

2.6.3. HENNGE – 导入咨询(Casual面谈 -> 一面)

HENNGE大家可能没听说过,其实我这次转职之前也是不知道这家公司。

这是一家主要做SingleSignOn的云服务公司。

开发是由海外工程师担任,日本这边的业务则负责做产品的销售/导入/售后服务。

在我心目中对这个职位的志望度相当的高,因为不是纯技术职,而且社风很开放外国人很多,在台湾还有分公司。

唯一比较大的缺点就是主要的收益来源只有一个主力产品吧,虽然上市了但是股价还是相当的不稳定。

Casual面谈的时候相当顺利,第一次面试我个人觉得肯定可以合格😂,但没想到竟然掉了。

对于志望度很高的职位,我都是提前调查这个职位的背景,工作内容,然后写了专属的志望動機和Appeal的段子。

所以听到了这个结果我相当的难受。

之后CareerAdvisor给了我面试官的feedback,

说我能力/性格还有将来的潜力他们都非常的认可,但是我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非HENNGE不可。

什么鬼!!才一面而已就来这一套,而且回想面试过程,他们也没有问过我“为什么会选我们公司呢?”这样的问题呀。

也有可能他们是换了一个方法问但我没注意到吧😫

但这家公司掉了真的超级 悔しい ,唉只能说这就是缘分吧。

从这次面试我学到了,管他一面/二面/还是终面,总之一定要表现出来你是他们的公司的小粉丝的样子。

他们没问,也要适时地找机会表达对他们的公司的向往(如,某个产品或是某个特质特别吸引你,为什么,等等)

毕竟自家公司被夸了谁不开心呢,而且面试也经常会被问到 为什么不去对手公司而要选择我们 这种问题。

既然都准备了,就算没被问到也要顺势放招,以免和我一样因为这种理由就掉了😂

2.6.4. 楽天 – 数据分析师(一面)

乐天的这个position是我自己投的,但由于他们规定一周必须出勤4次,而且办公室在二子玉川,因此我打算把这次面试当作练练手。

由于Openwork的面试让我知道我不适合当纯工程师,因此 咨询师 和 数据分析师(Marketing方向) 成为了我主要的目标。

乐天的这个职位,主要是开发一款app,帮助客户(toB)分析,导入乐天积分的小游戏后(例如说转盘或抽抽乐),用户购买他们服务的成交率有没有上升。

提升之后,这些用户有没有回头再来购买该客户的产品,或是是否被对手商家抢走之类的。

这个app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分析结果可视化后输出成Report,可以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客户,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做customize。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因此虽然他的办公室在二子玉川,我还是决定好好面试,万一第一志愿掉了还可以当候补。

然而,乐天的一面还是掉了😫

CareerAdvisor给了我面试官的FeedBack,原因是因为技能不对口。

不过确实也是这样,我过去主要是做Sier,即便有碰过Python和SQL,也不是用来做数据分析,而是拿来修银行系统的bug😂。

想要通过面试的话,必须在另外自学更多数据分析方面的技能。

于是我上了Udemy报了一个数据分析的课程,实际去使用Python还有SQL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然后通过Tableau做可视化和Dashboard。

虽然学的还都是很入门很基础的知识,但我觉得对于面试来说已经够用了。

2.6.5. 電通デジタル – IT咨詢(一面)

这家其实也是当作练练手的,因为他的办公地点在新桥,离涉谷太远了啦!

会选择这家公司练手的原因是,他和我的第一志愿一样都是日本广告业界的大手。

了解一下对手公司的情况,有利于面试时解释清楚 为什么不选对手公司而选我们 的这种问题。

但我投履历的时候因为投的是Open职,所以对方的人事根据我的经历就把我分到IT咨询的面试了😭。(跟数据分析无缘了,嘛但至少是咨询。。。)

果然是超级传统的老牌日企的子公司,面试时的整体氛围感觉和我上一家公司很像(我上一家公司也是传统日企)。

虽然说这个职位是IT咨询,但工作内容也是做基本设计/详细设计/部分Programming。

这家公司的特点是,利用电通在广告领域积累下来的数据分析技术,来为日本的各大产业做数据化改革,连带做一些系统开发服务。

因此系统开发的部分其实跟SE做的事请没有太大的差别。

既然没太大差别,我就中途辞退了。

2.6.6. リクルート – 社內SE(一面 -> 二面 -> 终面)

Recruit的面试被我排在了非常后面,因为如果不幸的当不了 数据分析师,那至少还有不用修太多bug只要做好企划和管理就好的社内SE😂

第一次面试很顺利,Recruit的面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管是哪个职位,都会深挖 “你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会这样想?“。

很典型的potential采用,而且注重人物面和社风和不和。

我觉得我刚好就是很擅长这种面试的type,因为我平时就常常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所以那种突发式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很顺畅的答出来,然后稍微往他们希望的人才方向靠拢一点,一般就没有太大问题。

一面结束后,CareerAdvisor竟然主动告诉我面试官的FeedBack(之前都要我问他才会告诉我😓 因为是自家公司的原因吗!?)。

FeedBack大致上是说,觉得我沟通能力很好而且在行动力方面感受到了很大的潜力,虽然CareerPlan还不够明确,但很期待我第二次面试的表现。

收到这样的FeedBack当然很开心,因此我去买了几本介绍社内SE工作内容以及发展前景的书。

主要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是”分析公司内部课题-企划-要件定义-外包给其他厂商做开发-评估开发完毕的系统“

虽然还是离不开开发系统,但老实说,还是比一直修bug好太多了,因此我很积极的回信说一定会继续改善CareerPlan并且在二次面试好好表现。

第二次面试是带着一头金发的酷美人姐姐😱

整体上和一面很接近,但问了我比较多career plan方面的问题。

他说我上一个工作经历过具体的设计和开发,因此对于外包开发的具体内容都理解的很透彻,沟通协调能力也没有问题,介绍了几个部门问我对哪一个比较有兴趣等。

感觉基本上是没有问题了!!第一志愿如果没有上的话,至少还有这个退路!!

2.6.7. 某广告代理店兼游戏公司 – 数据咨询(一面 -> 二面 -> 终面 -> 内定)

终于来了!最想进的公司,不但工作內容是我想做的,地點也在涉谷+每週可以在家工作3天。

一面的时候是一个很年轻的社员给我面试,主要都是那些志望動機等的基本問題,

以及还问了我对数据分析的理解还有经验(我就用上了在Udemy上恶补了一个月左右的Python和Tableau的数据分析相关内容~~)

其实一面的时候我的状态非常差,大姨妈来了头很痛,而且中途手机还不小心响了ORZ

没想到还是安全过关!!果然有提前恶补技术还是有用的> <

二面的面試官是 人事+部長 ,技術問題OK了,主要就是看性格和公司合不合了。

这家公司整体偏年轻因此喜欢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挑战的人,

人事问了我很多学生时代还有上一个公司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克服自己短处等相关问题。

部长则和我介绍了部门里的具体工作,还有他们期待的人才等等。

二面过后隔一天就收到合格通知了!

最终面试之前,这家公司有一个非常麻烦的操作。。。那就是リファレンスチェック(背景调查)。

简单来说就是必须找你过去的上司(大学时期的指导教员也可以)以及过去的同事(学生时期社团的团友等)帮你写问卷调查和介绍信。

来确保你过去的背景没有造假,还有侧面了解你的人品,优缺点等。

超麻烦。。。可是二面都已经过了不得不做呀😭

还好我以前毕业的时候和我硕士时期的指导教授,还有过去参加的奖学金项目团员关系维持的都挺好的,最后决定请他们帮我写问卷和介绍信。

说到那位指导教授,其实我毕业时早已决定不继续做研究了,但我的教授希望我可以和他一起联名投稿我的硕士论文到学会杂志上。

那时候我觉得很麻烦因为我已经决定不往学术发展了,可是又觉得要感恩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

所以还是同意和他一起联名发表这篇论文,那篇论文在我毕业一年后顺利出版了,我教授还寄了一版全新的过来给我😄

因为有这段过去,所以我才赶拜托他帮我这个忙!!(人际关系的经营真的好重要!!)

背景调查做完之后就是最终面试~

最终面试的面试官是役員(公司的股东),

整体感觉氛围很OK,大概就是简单聊聊天做个最终确认而已,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好快!!

最终面试后隔一天就收到内定通知!

这家公司真的合格通知好快。。。。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面试的时候有先找前面几家公司练手又自己恶补了技术因此才能那么顺利,

但最大的功劳可能是我的指导教授帮我写的推荐信><

以前我还再读硕士的时候,我的指导教授就经常帮我写推荐信,硕士时期申请到的奖学金也是他帮我写的,

他真的很懂怎么发扬学生的长处和妥善利用学生的特点,回想起来当初来日本留学时选择这位教授真是太好了….我生命中的贵人><

3.给大家的建议

3.1.确定拿到内定之后再辞职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辞职的话,非常建议在确定拿到新公司的内定前先不要辞职!!

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辞掉那家小公司的内定时我已经提辞呈了,所以相当于是在完全无职的情况下重新找工作。

这样的坏处是,你很容易不安或是焦虑,没有办法冷静的好好筛选适合你的/符合你期望的公司。

虽然我过去有存款,但我整个面试过程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

例如我其实没有那么想做工程师/社内SE,但我还是把他们当候补了,因为不快点找到工作没有💰呀!!

如果第一志愿没上的话我可能真的去做社内SE,还是离不开系统开发了ORZ

还有一个更大的坑是,一旦开始焦虑,你会变得很容易对各种待遇条件妥协(如,降低对薪资的要求等等)

因此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的话,真的很建议各位一定要等确定拿到内定之后再提辞呈~

3.2.设定好转职的目标和底線

为什么想转职?转职之后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改善?

一般想转职大概都离不开以下原因:

1)工作的不爽

   – 工作内容不喜欢

   – 人际关系问题

   – 工作環境/形式问题

2)薪資太低

明确原因之后再设定好转职的目标和底线!

没有达到底线的公司绝对不考虑,这样转职之后才不会后悔!

1)工作的不爽

   – 工作内容不喜欢                   ->  确定想转职的业界/职种(IT业界,咨询 等)

   – 人际关系问题                       ->  确定想转职的企业的风气(外商,国际化 等)

   – 工作环境/工作形式问题       ->  确定想转职的工作环境/工作形势(办公室,可远程办公 等)

2)薪資太低                             ->  确定可接受的薪资范围(最低年薪500万 等)

3.3.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

转职前要先了解自己有多少的市场价值,大白话就是自己值得领多少钱💰!!

一般来说最容易衡量的方法就是你 最近一年的年薪 以及 手里拥有的资格证书 了!

最近一年的年薪可以从“源泉徴収票”上得知,一般公司的內部系统上都可以申请得到电子版。

(少数比较老的公司可能要请人事部门帮你发行才可以拿到纸板。。。)

如果申请“源泉徴収票”很麻烦的话,也可以把你每个月的工资条上的薪资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算出来了。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公司的“住宅补助”,“结婚补助”等的没有算在薪资条里,这种情况要自己另外加上。

(如果每个月有3万左右的住宅补助的话,那相当于年薪可以另外加3*12=36万日元左右啊!)

还有,如果你拿到了某些专业性很强的资格,也可以去调查拿到那些资格的人的年薪大概都落在什么区间。

很多刚开始转职的新手因为不了解自己的价格区间不小心谈低了而后悔不已,

因此提前调查好,才不会出现薪资谈失败的问题!

3.4.面试后的总结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没有真的面试过,还真的不知道究竟适不适合那份职位。

因此很建议各位,面试后一定要好好做总结,大概有下面几个point:

1)面试后你的目标和底线有改变吗?(有改变的话分析改变的原因,重新设立目标和底线)

2)这家公司符合你的目标和底线吗? 

      2.1)符合的话,你还差在哪里,还需要做哪些改善?

               例,技術不足 -> 恶补技术

                      职涯发展计划不明确 -> 调查该业界的职涯发展类型,制定自己的职涯发展计划  等等

      2.2)不符合的话,有没有机会在最终面试前谈拢条件?

               例,询问是否可以在能够远程办公的部门工作

                      详细介绍自己取得的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能够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商量能否提高年薪   等等

      2.3)不符合,条件也谈不拢,那就辞退

做好总结可以更加明确下一步该做什么,避免浪费时间在无效的准备,或是无效的面试上。

 

关于在日本如何辞职,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文章哦!

[日本工作]在日本辞职时的注意事项!如何制定圆满辞职计划

4.我的近況

不知不觉写了那么长的文章!!

其实这篇文章是去年写到一半的,后来因为搬家,新环境新工作的适应等,很久没有来更新了。。。(抱歉呀> <)

现在在新公司工作一年多,适应得很好,下班或周末的时候可以去舞室练舞,感觉转职前想达成的事情都达成了。

但迈入新的一个阶段就会有新的烦恼和新的挑战,具体我以后会再继续更新的!

最近因为做手术的原因(不是什么大病大家不用担心!)休职在家两个多月很闲,以此为契机想好好复活我的blog,希望各位还能经常来玩玩哦!

Kikajia最近终于开设了FB粉丝专页!!

点赞即可追踪最新帖文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o^^o)